庄子:心量大,才能成就大境界;大境界,成就大人生!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中说,在厅堂前的低洼处倒一杯水,那么小小的草芥也能像船儿一样畅游其中,但如果换成杯子就承载不了了。 人心也是如此。境界更大的人,心怀汪洋大海,自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; 而境界小的人,心胸就像是庭前的小水洼,连一只小小的茶杯都容不下。 俗话说: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。” 很多时候,一个人失败并不是缺少才能,而是境界不够开阔。 大境界,成就大人生 《庄子》中曾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: 宋国有一户人家,家中世代流传一种可以保护双手不被河水冻伤的秘药,凭借这种药,这家人世代做着浆洗衣服的生意。 突然有一天,有个人来拜访这户人家,愿用百金的价格买他们的药方。 这家人想到,就算是靠这药方洗一辈子衣服,也赚不到百金,就把药方卖给了来者。 不惜千金换一个民间偏方,这个人到底想做什么呢? 原来,吴越两国地处水乡,当时正处混战,此人直接将药方献给吴王,游说他在寒冷的冬季攻打越国。 有了这个秘方,吴国士兵手脚不会被冻伤,战斗力自然远胜越国,结果自然是吴国取得了胜利。 后来,这个向吴王献出秘方的人裂地封侯,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 在普通百姓看来,这种药方可以世代用作漂洗生意,但是在眼光高远的人看来,这种药方却能决定一个国家命运,也为自己带来富贵。 有一天,庄子的朋友惠施找到了他,惠子向庄子抱怨: “我家种了一株葫芦,结果它结出一个巨大无比的果实。 正因为它太大了,皮被称地太薄,现在它既不能做成瓢盛水,也不再适合装别的东西,这样的葫芦大而无用,干脆打破算了。” 庄子听罢,却是灵机一动。他劝说好友,葫芦不一定要成为瓢,你还可以把它绑在腰上做浮漂,去江河中畅游。 难道一个东西只有在加工之后才有它的用处吗? 一个人的境界大小,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,及其对事物的判断力。 普通人喜欢用世俗的眼光,循规蹈矩地断定一件东西的价值。 而那些格局更大的人,才能打破思维定式,看到事物更多的价值。 庄子之所以被称为智者,正是因为他能想常人之不敢想,拥有更宽广的境界。 大境界,让人更加快乐 当w66利来国际用小的境界去审视眼前的一切,w66利来国际常会用世俗的价值观念去评价自己。 人生在世,谁都是无法逃避评价的。 智者从不活在别人嘴里,他们懂得为了自己的内心而活,追求真正的快乐。 在《庄子·至乐》中,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: 有一天,庄子的妻子死了。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当然要去他家吊唁一下。 惠施刚进家门,就发现庄子很不规矩地箕踞在地上,一边敲着瓦盆一边唱歌,似乎很开心的样子。 惠施见了这一场景当然很生气,他对庄子说:“妻子追随了你一生,还为你生儿育女。如今她不在了,你怎么可以鼓盆而歌呢?” 庄子答道:“不是这样的,妻子刚去世的时候,我也十分悲痛。 但是我想到,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,她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之间变成了气,气变成了形体,形体变成了生命,如今她只是重归宁静罢了。 人有生老病死,就像自然有四季更替,现在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,不过是生命中的一环,我这个时候哭哭啼啼,像什么样子呢?” 庄子为妻子的死而高歌,并非无情,也绝非离经叛道,只是他早已看穿了生死,坦然地目送妻子回归人生的沉寂。 真正的大人物并非都要建功立业,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,就算面对生离死别也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心态,这种人的境界最大。 庄子在《则阳》篇中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 触氏和蛮氏两个小国争夺国土,长期战争不断,不光是两国士兵伤亡惨重,百姓也是民不聊生。 这两个国家如此醉心于扩张,势力一定很强大吧! 非也!庄子告诉w66利来国际:“这两个国家一个在蜗牛的左犄角上,另一个在蜗牛右犄角上。”令人啼笑皆非。 庄子言:“嗜欲深者,其天机浅”。一个人的欲望太多,就会丧失更多的智慧和悟性。 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人生在世,谁也留不住时间。 在短暂又宝贵的人生中,不管w66利来国际处于顺境还是逆境,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快乐的心态。 一个人,如果每天都在钻牛角尖,心胸就会变得更狭窄,生活也会被太多的执念所困扰,快乐也就与他无缘了。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文章分类:
新闻动态
|